论书法的创作之道|舒然
书法艺术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,其悠久的历史积淀与独特的艺术韵味,在新加坡这座以华人为主要族群的花园城市中,依旧绽放着新的光彩与活力。作为新加坡书法爱好者的一员,我深感荣幸地被《国际诗坛》所青睐,获邀展示数幅书法作品,并略谈“书法创作之道”。
谈及个人的学书经历,虽始于简单的热爱,却历经波折,最终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在小学时代,当同龄的孩子还在追逐嬉戏时,我却已被书法这门独特的艺术深深吸引。那些或流畅、或遒劲的笔画,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千年的故事,让我为之着迷。然而,遗憾的是,随着学业的推进,学校并未开设专门的书法课程,我与书法之间似乎画上了一个休止符。此后,无论是求学还是工作,书法都未能再次走进我的生活。我忙碌于生活的琐碎,几乎忘记了那份对书法的渴望与热爱。
在新加坡旅居的十年间,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,我与书法再次相遇。在这段时间里,我通过各种方式与书法亲密接触,无论是与书法家的深入交流,还是组织书法爱好者俱乐部的活动,都让我对书法的热爱日益深厚。从最初的观赏到动手实践,从临摹古人的作品到尝试自己的创作,我逐渐感受到了书法这门艺术的魅力所在。
在探索书法的道路上,我逐渐领悟到,书法不仅仅是简单的“书”,更蕴含着深厚的“法”。“书”是书法的表现形式,是笔墨在纸上的舞动,是情感的流露与抒发。而“法”,则是书法的内在规律与法则,它包括了笔法、墨法、结构法、章法等诸多方面。没有“法”的约束与指导,“书”便如无根之木、无源之水,难以展现出真正的艺术魅力。因此,书与法是书法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,它们相互依存、和谐共生。将“书法”二字的深意研读透彻,并将其付诸实践,才能真正领略书法的魅力与精髓。
而先了解与掌握书法艺术的理论知识,在习书之前,我认为尤为重要。这不仅有助更好地理解书法的内涵与外延,还能在实践中少走弯路、更快地掌握技巧。于是我通过研读书法史、书法理论著作以及欣赏历代名家的作品,深入了解到书法的演变历程、风格流派以及笔墨技巧等方面的知识,为自己后续的书法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而后我还师从了多位不同风格的书法家,他们的教导让我对书法的历史起源与发展脉络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。疫情期间,虽然无法像以往那样频繁地与老师面对面交流,但我并未放弃学习。相反,我利用网络资源,在网上跟随书法名家,领略历代书家墨宝之神韵,仿佛置身于千年的书法长河中,感受着书法的演变与传承。
在书法老师的引领下,我开始依序在甲骨文(商)、金文(周)、小篆(秦)、隶书(汉)、楷书、草书、行书(魏晋)等七种字体间穿梭体验,逐一实践。每一种字体都蕴含着独特的韵味与技法,让我为之陶醉。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,我逐渐意识到,要想真正掌握书法的精髓,必须从最远古的字体出发,循序渐进,不断练习与修正。临帖是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环,通过临帖,我得以师法古人,汲取智慧。掌握这些字体的技法脉络,诸如基本笔画、结构和布局等,进而理解书法艺术的内在规律和美学原则。这个过程中,我始终牢记“依法而书”的法则。无论是笔画的起收转折、墨色的浓淡干湿,还是结构的疏密有致、章法的错落有序,严格按照书法的法则来进行。在此基础上触类旁通后,再将所学技法运用到其它字体或风格的创作中,力争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,更具艺术感染力。
诚然实践得多,感悟也深。实践与感悟成为书法之道中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。它们相互交织、相互促进,共同构成了我书法学习和创作的全过程。在实践中,不断磨砺自己的技艺和心境;在感悟中,不断深化对书法的理解和认识。但是书法创作,这门古老而深邃的艺术,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。它需要的是时间的沉淀、心境的磨砺,以及对美的不懈追求。回想起那段沉醉于习书的时光,我仿佛又置身于那个静谧的夜晚,笔尖轻触纸张,墨香四溢,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。
那些日子我常常写到三更半夜,忘却了时间的流逝,忽略了身心的疲惫。每当夜深人静之时,便是我与笔墨纸砚最亲密的对话时刻。沉浸在那份专注与宁静之中,仿佛整个世界都为我静止。为了求得一个好字,不惜废纸三千,一遍遍地临摹,一次次地修正。每一次提笔,都是对上一次书写的反思与超越;每一次落笔,都是对下一个字的期待与憧憬;而每一次的失败,都是向成功迈进的一步;每一次的废纸,都承载着我对书法艺术的无限热爱与追求。这种循序渐进地书法实践,不仅仅是对技艺的磨练,更是对心态的考验。我深知,书法之美,在于其内在的韵律与和谐,而这种美,亦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。
在书法的笔触之间,我仿佛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情怀。那些流传千古的书法作品,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现,更是心灵的抒发。我学会了从笔画中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,从布局中领悟其人生哲学。书法,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,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表达。
经过无数个日夜的磨砺,我终于在书法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逐渐掌握了五种笔体的结构和技巧,也写出了自己喜欢的作品,篆书和榜书尤其成为心中所爱。篆书以其古朴典雅、线条流畅而著称,榜书则以其气势磅礴、雄浑有力而引人入胜。在勤于练习的过程中,我不断督促自己积攒功力,逐渐形成个人独特的书法风格。2024年陆续参加的几场新加坡的大型书画艺术展览,均获得良好赞誉,书法作品也屡次被有缘之人收藏。
如今,书法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它不仅是我表达情感的方式,更是我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以及我联结友谊的纽带与桥梁。我深知,书法是一门需要沉潜身心去修炼的艺术,而自己,正在这条道路上坚定前行,享受着每一次提笔挥毫带来的喜悦与满足。我相信,这段艺术之旅将伴随我一生,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。
【 艺术人物简历 】
舒然,文学博士研究生,新加坡知名诗人艺术家,艺术策展人,书画收藏家,诗电影制片人。为中新文化交流大使,中国诗歌春晚国际形象大使。担任国际汉语诗歌协会理事,新加坡收藏家协会理事,新加坡妇女艺术家协会理事,中国诗书画陕西分社艺术顾问。舒然屡次受邀参加国内外书画艺术大展,作品曾被多部文学杂志、诗集选用做封面。曾入选“2017经典艺术家导览”,并收录于《中国新当代艺术图相》2022版文献。其作品收藏群体广泛,涵盖投资公司,商会,社团及私人藏家等。舒然出版过四部诗集,多次荣获国际诗歌征文大奖,并获得数届国际传统武术精英大赛金牌,被授予2022新加坡“华汇之星”,“2024中国十佳当代诗人”,2024新加坡全国传统武术锦标赛“三项全能”冠军等。
作
品
展
示
“树角夕阳归猎马,花阴微雨写来禽”(吴昌硕的石鼓文集字联),133x67cm
33x133cm
33x133cm
---龙舞华年留胜绩 蛇行暖日绘宏图---
- 2023-12-01
- 2023-08-22
- 2023-04-24
- 2024-04-13
- 2023-01-16
- 2023-06-19
- 2024-11-27
- 2024-08-21